close
還記得王建民在5月22日對紅襪那場勝利,紐約時報記者問紅襪隊「老爹」歐提茲對王建民有什麼想法,老爹說:「我一開始以為他(建仔)受傷了。站上二壘時還問洋基隊長吉特:『他受傷了嗎?』基特說:『沒有。』」後來老爹才發現,建仔投球內容跟以前非常不一樣。 看似簡單的變化其實要花不少功夫,很多球隊的組合方式,無論打擊順序的排列、守備位置的安排;乃至於每個球員攻守動作調整,都需要費心思考其中的關聯性,以及對球隊的影響。 類似兵法所說「先求穩定、次求變化」,很多時候若連基本動作都做不好,還談什麼花招與繁複攻守設計呢?我們經常聽評論員或教練分析球場狀況,有時野手一個基本接球動作還沒完成,急著傳球雙殺或耍花招拋球,恐怕都欲速則不達,甚至失誤闖大禍;從一個小疏失,造成難測的團隊心理影響。 也許包括建仔在內每個球員都知道這道理,投手想把球路練得更寬廣多樣,把必殺球路練到純熟境界;然後拓展其他球路與技巧,增強競爭能力與本錢。打者把基本動作練扎實了,才能強化揮棒速度與打擊穩定。 比賽是現實的,不容許到場上練習嘗試錯誤,比賽就是比賽。我們也看到建仔得私下先練習好、調整好才能秀出多樣球路,否則上去挨打,怎能說有變化? 難免有人質疑某些大牌球員表現不佳,或者球隊如何更換打序換手氣,都不見得有好效果。或許該想想,每個球員狀況是否都穩定了?每個攻守步驟都確實了?才來想到如何提升競爭能力與作戰變化。 建仔迷惑紅襪這些難纏的打者,要不是在拿手球路穩定,教練同意下練習好新球路,怎可能輕易拿出新招,進而有效封鎖打線?當然,搭配用心思考的配球與穩定有效的出手投球,以及球隊攻擊火力的貢獻,才能以團隊力量贏得勝利。但是勝利方程式內總少不了每個步驟的穩定確實,想一步登天拿「大局」,或者光靠喊聲干擾,獲取意外好處總非長久之計,也非場場可得吧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